【舆情热议】西安3号线地铁被爆偷工减料

你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正文

【舆情热议】西安3号线地铁被爆偷工减料

2021-03-23 13:01:57 | 人围观 | 编辑:noble

一、舆情概述:

近日偷工减料,一自称陕西奥凯电缆有限公司员工的网友,在某论坛发布帖文《西安地铁你们还敢坐吗》,称西安地铁三号线存在安全事故隐患,整条线路所用电缆“偷工减料,各项生产指标都不符合地铁施工标准”,电缆的线径的实际横截面积小于标称的横截面积,会造成电缆电线的发热过大,不仅会损耗大量动力,还可能发生火灾。

据西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景六刚介绍,他们前年先后4次抽检奥凯公司生产的6个批次的电缆,其中三次的检查结果为产品质量不合格,一次为伪造检验报告。昨天把奥凯公司的电缆样品送往第三方国家级电缆检测机构进行检验。

西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健表示,已责令西安市地铁公司加强地铁运营安全巡查、检查;成立调查组展开调查。在调查中如发现确有违法违纪和利益输送问题,不论涉及到谁,一律依法依规严惩不贷。吕健说,“目前乘坐西安地铁是安全的,请广大市民放心。”

偷工减料

偷工减料

二、舆情热议:

1、批判陕西奥凯电缆有限公司

@采姑娘的小蘑菇_优妮:刚成立的公司第一单就是西安地铁!没有三年财务审计报告,没有业绩!这个标是怎么中的?希望公示招标文件和中标价格!希望中纪委强势介入,好好查查陕西吧!!!

@鱼香喵丝:一个公司投标 两个小公司陪标 然后这个公司就中标 只能说到这里了 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米猴几:奥凯公司15年和16年多次由于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被西安质监行政处罚,公司成立没多久生产的第一批产品就用到地铁三号线,不知道怎么中的标。

2、质疑官商勾结

@聪明的派大星星:估测该员工很快会被开除,然后已谣言罪被抓。

@v刘铭:这要是真的,国家的贪腐就真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了。所谓的打贪那就真是场zhengzhi 秀了。

@肛管:一般都是和抽查部门私交的,在抽查点总好料,其他地方都是劣质的。

@钟-闯:与其说是成立后第一单生意,还不去直接说就是为了中标地铁而成立的!烂透了,地铁都干玩假,回头你们把黑手伸向飞机吧,西安有个西飞!

@西安东琦翻译有限公司:12年成立的公司,生产的第一批电缆就是14年为地铁三号线生产的。想想都冒汗...

@Simone_c:这些偷工减料的材料如何能中标?质监局又收了多少好处?这中间又牵扯多少官员?以及当时建设的公司,都可以逃脱罪责吗?地铁这么重大的工程,岂是可以蒙混过关?

3、希望官方对于涉事公司严惩

@福建天信投资:这些公用的设备都敢造假!必须严查。

@南山闲人:西安地铁这么大的工程,绝对有污点,有一批人该进去了。

@演员与绅士i:如果她妈这种偷工减料我国法律不杀了我感觉应该对执法部门失望了。

偷工减料

偷工减料

三、舆情总结:

乐思舆情监测中心针对舆情热议中网友的三大吐槽点进行舆情解读。

第一点:批判陕西奥凯电缆有限公司,因为追求利益,竟然不顾万千公众的生命安全,实在是可恨。激烈网友@火影的天空-sky评论:“乱乱乱 错错错 杀杀杀”相对来说,这是最为典型的负面舆情,现行网络上存在着一批以“热血青年”为标签的键盘侠,不管是什么样的舆情出现偷工减料,总是会用各种各样的激烈言语进行对涉事的公司(人)进行批判。当然我们无法否认谁对谁错,但是网络相对来说也算另一个公共话语空间,相关发布也是给所有人看的,部分网友还需注意自己的言行。此外,企业(政府)也要加强互联网舆情的监测,对于网上较为激励的言行进行引导,把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被舆论拖着走。

第二种:质疑官商勾结。相对来说第二种观点是现在舆情热议中占据主导的观点。大部分网友都是质疑涉事陕西奥凯电缆有限公司跟政府有瓜葛,官商勾结。网友@米猴几评论:“奥凯公司15年和16年多次由于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被西安质监行政处罚,公司成立没多久生产的第一批产品就用到地铁三号线,不知道怎么中的标。”直言奥凯公司既没有资历又屡次抽检不合格。网友@Simone_c甚至把矛头直指质监局:“这些偷工减料的材料如何能中标?质监局又收了多少好处?这中间又牵扯多少官员?以及当时建设的公司,都可以逃脱罪责吗?地铁这么重大的工程,岂是可以蒙混过关?”但是也有网友为质监局说话@肛管:“一般都是和抽查部门私交的,在抽查点总好料,其他地方都是劣质的。”事发后因为官方没有对公众的疑惑做出合理的解释,使得谣言在网络上疯传传播,然而谣言一般具有较强的蛊惑力,传播力超群。短时间内就能占据主导地位,使官方轻而易举就陷入被舆论拖着走的境地。

第三种:希望官方对于涉事公司进行严厉的惩罚。其实每一件舆情出来之后,都会有利益双方,一般受害人都希望涉事主体得到较为严厉的惩罚。有网友@福建天信投资评论:“这些公用的设备都敢造假!必须严查。”也有网友更加jiduan 的说法@演员与绅士i:“如果她妈这种偷工减料我国法律不杀了我感觉应该对执法部门失望了。”不管怎么样,在突发事件之后,公众最为关心的有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就是利益,第二才是情感。官方在事发后应该处理好这种相关的利益关系,将问题的处置进展时刻告知公众,做到政务透明化。在越来越复杂的互联网面前,只有更加理性化的舆情应对方式才能更加对于舆情的把握。

本文标签: 偷工减料 钙塑板连工带料的价格 肉鸡没什么事为什么减料

相关内容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