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在手术室中的抢救措施

你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失血性休克在手术室中的抢救措施

失血性休克在手术室中的抢救措施

2022-11-03 11:28:17 | 人围观 | 编辑:noble

现对2008年4月至2009年11月我院手术室5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术中抢救及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50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36例。脾破裂3例,异位妊娠21例,前置胎盘4例,顽固性产后出血8例,外伤性出血14例;年龄从16岁到60岁不等,平均年龄38岁。出血量平均在1000~3000毫升左右。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休克症状。

2手术室护理2.1术前准备接到手术通知后,有时甚至是电话通知,应立即通知** 医生,在短时间内准备好急救和手术所需的所有器械、敷料、药品、吸引器、电刀等。

2.2心理护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手术室实施整体护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当患者在全麻前或硬膜外** 下清醒时,医护人员的言行被患者看到,被患者听到。这个时候,病人最敏感,最脆弱,最悲观,最绝望,最垂死。这时候医护人员要边抢救边沟通,告诉我们正在全力抢救,让患者以最好的精神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2.3建立静脉通路,及时补充血容量失血性休克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短时间内有效循环血量迅速减少而引起的多器官功能的不可逆损害。

因此,及时补充血容量,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休克病人放入手术室后,护士应立即建立两条或两条以上静脉通道,一般使用22号和18号留置针。穿刺部位应是血管较粗、易于穿刺固定的部位,如下肢大隐静脉、上肢头静脉、贵要静脉、正中静脉等大静脉,必要时还有颈静脉;有条件的话,有必要建立中心静脉压的监测,这样既能迅速扩容,又能了解血容量的补充,监测心功能。静脉切开术用于那些病情严重且无法穿刺的患者。

用于大量输血、输液和抢救药物。输液、输血,必要时加压输液,以补充有效血容量。救援过程中的每一分钟都很重要。忙而有序,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纠正震荡。一旦纠正休克,可根据患者病情调整适当的输液速度,以免出现急性肺水肿、心力衰竭等。输液速度过快造成的,尤其是老人或幼儿。

护士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手术步骤,做到心中有数,随时关注手术进展,根据手术和解剖的不同层次,及时、主动、准确地交付器械和物品,与手术者默契配合,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2.4巡回护士与** 医师的默契配合(1)巡回护士应配合** 医师进行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2)术中观察** 用药及病情变化。配合** 医师注意输液量、成分和速度,观察患者有无气短、寒战、血压和脉搏变化,及时处理输液和输血反应。(3)配合** 医师,保证氧气的有效供应。

2.5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同时血压、脉搏、呼吸、意识、尿量、四肢末梢微循环、肤色、温湿度、颈静脉充盈度等。应该观察来判断休克的程度。同时要注意快速输血时有无输血反应。

2.6严格执行检查制度,防止差错和事故。因为病情危重,参与抢救的人多,容易出现差错。要意识到它们。术中口服医嘱必须核对无误后才能执行:术中使用的所有药物必须核对清楚后才能使用。使用后,清空bo

讨论这类危重病人,病情紧急,变化快,尤其是夜班,时间和人力都很短缺,要求手术室的护士在短时间内把所有必须的器械敷料都弄来。救援设备的准备是救援成功的前提和保证。手术室也是抢救室,普通外科病人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迅速做好准备,组织有效救援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不耽误抢救时机,手术室里的所有药品、器械等设备要始终保持完好,由专人管理,数量固定。定期检查、消毒和维护。护士应熟悉各种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和各种器械的使用。为了有序,保证顺利运行。

抢救病人。要及时准确。忙而不乱:既要分工明确,又要密切配合。作为手术室护士,应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熟练的操作技能,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较强的应急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抢救病人赢得最佳抢救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标签:

Top